低碳科技
科学发展观
2016-04-2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观点;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形成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新的遵循。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提供了新的遵循、新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地完善党的执政方略、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战略选择。只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第一,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第二,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战略。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更加自觉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施展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第三,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当前,特别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如今,重要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加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全面地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与资源保护、生态安全与生产安全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